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小马神镖

第9章 锦心绣口赛金庸,奇思妙想越古龙

发表时间: 2023-02-01

“今天来的似乎不止你一个人?”

“说对了。”

“请坐!”

“你就不好奇我带来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什么样的人?”

“一个有趣的人。”

“有趣?这个词用得很妙啊!比用‘幽默’‘可爱’‘滑稽’或者‘诙谐’等词汇更能包罗万象啊!”

“金庸老兄‘包罗万象’这个词用得更是绝呀。换做别人,铁定将‘痴’‘傻’‘憨’‘愚’也归纳到‘有趣’的范畴之中。细品之下,哪有‘包罗万象’优雅贴切。”比起咬文嚼字,古龙分毫不输金庸。古往今来,以武会友多比拼,以文交朋多切磋,以棋联谊多博弈,邻里妇人多斗嘴。两个新派武侠文学界的大家,一经碰面,言语间难免字斟句酌,相互寒碜,时不时擦出点火花,但丝毫不影响彼此间的友谊。

金庸笔下曾刻画出许多活灵活现的人物,好比姑苏慕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然而,在咬文嚼字领域,竟被古龙来了个现实版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委实有点打脸金庸。

胜而不骄,败而不馁,在这一点上,金庸同古龙是那么的相似。

“他非但有趣!跟你我更算得上同道中人。”古龙不骄不躁道。

“同道中人?也就是说他也是新派武侠的笃好者?”金庸上下打量着跟在古龙身后的年轻小伙子,长相很一般,除了留着小胡子,再也找不出显著性的外貌特征,辨识度极低。如若将其丢弃在茫茫人海中,一眼望去,遍地都是,如沙中取尘,根本就没法再认出他来。

普通到了极致,平凡到了极点。

见到新派武侠大宗师,他还怯场,显得有些局促,蹑手蹑脚,窘迫不安。

金庸略微失望,怎么看,这个人都不像是大有作为的样子。这年头,喜爱武侠的人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在这个人身上,实在看不出什么与众不同来。

“是的。算是新派武侠的后起之秀。”

金庸觉得古龙能给出“后起之秀”的评价在这个平凡普通的人身上,已经是相当高的评价。值得古龙如此重视的人,金庸投石问路道:“别站那,坐下来一起探讨探讨马永帅此番运筹帷幄到底能不能克敌制胜。”

小伙子趑趄嗫嚅,缩头缩脑,有些不敢面对金庸似的。就像平时懈怠功课敷衍了事的学生,突然面临师长的临时查验,一时手足无措战战兢兢束手无策。

古龙救场道:“他有阿斯伯格综合症,怕生,别给他压力。”

金庸先生忍俊不禁道:“阿斯伯格综合症,孤独性障碍?果然是个有趣的人。”

古龙淡淡道:“他的名字更有趣哩!”

“他叫什么名字?”

古龙微笑道:“这个问题,待会儿还是让他亲自告诉你吧!咱们接着聊聊马永帅!”

“也好!马永帅在铜陵朱家谋划了一个营救倪容屹、盗取谋反名册的‘逆命行动’。这个计划在我看来,漏洞百出,败绩倬着,实非一个聪明人的明智之举。喊你来正是要讨论讨论他这番谋算能否功成?”

“能不能功成不好说,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此番计谋绝对是好计谋。”

“何以见得”

“正如马永帅所说,要救朱家即便是杀尽王家山庄所有人也不能算是大获全胜。只有盗取谋反名册副本才是唯一兵不血刃的好办法。他选择在喜宴动手,更是占尽了天时之利。”

“不错。他在审时度势上确实有远见。不过他在细节上的安排太过板滞,所导致的后果就会是……”

“中途一旦发生意外和变故,他的周密安排就彻底瘫痪了。因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所以难以变通互济。”

“金庸先生、古龙先生,你们有没有想过,一项行动若不各司其职的后果?”

小伙子终于开口了。

金庸尤为诧异,这小子的话匣子是拨挑无应,不打自开吗?

古龙从容回答说:“这个问题当然要考虑到,一项行动若不各司其职,面面俱到。每个人都各行其是,自成一体,必成一盘散沙,力量涣靡。后果不堪想象。”

“所以说,马永帅的筹策是没有漏洞的。”年轻小伙说道:“金庸先生,您觉得我说的对吗?”

金庸这才缓过神来。说道:“小伙子!你身上有点年轻时候的熊耀华(古龙的原名)的影子。孤僻、自傲、狂放、自闭,唯一缺少的就是他的幽默了。”

“金庸先生说笑了,我哪能跟古龙先生攀比。”小伙子话匣子一经打开,换了个人似的,像个话痨,谦逊道:“便是再练上四十年也是十一千百,差之万里。”

金庸和古龙都忍俊不禁的笑了出来,古龙道:“这一点倒一点也不像年轻时候的熊耀华了。”

“是啊!”金庸点头道:“年轻时候的熊耀华哪里懂得谦虚!”

小伙子反而有些尴尬。他知道古龙是个不太喜欢繁文缛节的人。但是金庸呢?这样看来金庸也不是一个拘泥古板之人。也许一个人也只有超脱了世俗才有新的见地,从而成就辉煌功业,从查良镛成为千人敬仰,万人钦佩的新派武侠宗师金庸;从熊耀华摇身一变,成为举国惊叹,众所周知的武林怪才古龙。

小伙子终于落坐,服务员立刻送来了热茶。金庸笑道:“古龙兄说你有个有趣的名字,不妨自我介绍一下吧!”

小伙子说道:“我的名字本来是很普通,直到我喜欢上武侠之后我才猛然发现,原来我的名字和两位先生有着笃深的渊源。后来我在想,这也许是冥冥之中,天地造化,天意暗喻。因为我叫张金龙。”

“张金龙?弓长张?五爪金龙的金龙?”金庸斟酌道:“貌似普俗,实则深远。”

古龙接道:“其实已将你我包罗在内。‘金’就是指你,金庸。”

金庸笑道:“‘龙’便是指你,古龙。呵呵呵呵,不愧是个有趣的名字。”

小伙喃喃自语道:“锦心绣口赛金庸,奇思妙想越古龙。是我此生的志向。”

金庸赞道:“年轻气盛、志在四方。”

古龙附和道:“长江后浪推前浪。”

金庸道:“我们不妨听听他对马永帅此番谋划的见解。”

“正有此意。”古龙应道。

金庸笑问:“你觉得马永帅‘逆命行动’胜算几分?”

“本来有十成九稳的胜算。”张金龙答道。

金庸道:“愿闻其详。”

张金龙道:“马永帅谋计,重在攻心。我们不妨将自己当作王家山庄的人,再去斟酌他的计谋就有另外的见解了。”

金庸慑愕莫已,自己总是客观看待问题,却从未以主观角度去斟酌。听张金龙一言,如饮醍醐。

张金龙接着说道:“马永帅的第一步计划是制造混乱。淮南王家筹办喜事,必定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客人越多,一旦混乱起来,整个王家人势必疲于协和调解、平息霍乱,但是妥洽混乱需要时间和精力,这样王家就抽不出身来顾及名册和人质。但是这两样物事是王家摆布朱家的筹码,绝不会轻易松懈。至于名册,只要交给抓影手是绝对万无一失的。关键就在于人质如何营救。王家山庄那么大,要在里面找一个被困的人,如似大海捞针,绝不容易。马永帅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让康宝山制造混乱后在显眼处留下了怪异飞镖。这就是他的攻心之策。”

古龙点头道:“不错。这样一来,王家必然以为马永帅已经混入宾客之中,所以他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要知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康宝山制造混乱后留下飞镖,相当于提醒王家,暗箭在弦,一触即发,这正是攻心战术中的疑兵之策,使对方自乱阵脚,疲于应付。正所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王家方寸大乱,焦头烂额,恰恰是马永帅希望看到的结果。”

“便是如此。”张金龙道:“王家得知马永帅混入宾客之中,必然会想到马永帅的目的。一是为了谋反名册,二是为了营救人质倪容屹。他们知道了马永帅的这两个目的,势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金庸道:“倘若换做是我,也会和王晓做出同样的抉择。让神机子在关押倪容屹的柴房外布下法阵,给马永帅来个瓮中捉鳖。”

“其实马永帅早就预料到王家会来这一招。所以他让赵小海在喜宴中暴露破绽,以假乱真,让王家以为赵小海就是马永帅。”张金龙侃侃而谈:“他这样一安排,只要赵小海被阵法所困,他就能清楚的知道倪容屹被囚禁的地方在何处。这叫欲取姑予。不费吹灰之力就达到了大海捞针的效果。也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这样听起来不失为妙计呀!”金庸说道:“如你所说,此番只需要康宝山、郝英杰、赵小海和马永帅四个人就足够了。那朱俊朱勤兄妹似乎派不上用场了。”

“不。朱家兄妹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张金龙驳议道:“以王辉的多疑和王晓的阴险,早对朱家人存有戒备。王家山庄祸乱一起,第一个就会想到朱家,所以,绝对不会放任迎亲队大摇大摆进入王家山庄。迎亲队本也是王家的人,朱俊和朱勤兄妹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挑起迎亲队和王家山庄的猜疑,使其自相水火,窝里反目。这样就会造成再一次的混乱局面。马永帅等人正好可以趁乱撤退。”

金庸赞道:“不愧是赛金庸、越古龙。果然深明远见。”

古龙眉头微蹙,倏道:“你这般剖析似乎有点背离逻辑?”

“愿闻其详”

古龙道:“王家山庄喜宴出霍乱,归咎朱家是必然。如果按正常逻辑推演,王家手上没有证据能证明混乱的起因是朱家使然,便不可能拦阻迎亲队伍,即便心知肚明,但无凭无据,拒迎新人,无疑是作茧自缚,脚踏蛇尾巴,给朱家一个反咬一口的机会。以王辉和王晓的人设,他们不会笨到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想不到。就算王家手上有证据,与其拒阻新人,不如欢天喜地将朱勤领进门,再将其控制,从而对付朱家不是更事半功倍,得心应手吗?”

金庸接口说道:“王家手上的确有证据。朱家的管家朱学忠便是王辉安插在朱府的眼线。如此看来,‘逆命行动’功成堪忧啊!”

张金龙道:“王家山庄混乱,如果只是一般的混乱,事态的趋势仍旧是按马永帅设想的方向发展。意想不到的是,王家山庄死的是新郎官王景景,王辉最得意的儿子。所以事态的发展方向就有了出入,正如古龙先生推演的一样。”

古龙叹息道:“少年奇才显神通,运筹帷幄笑谈中,错信一人成大患,逆命行动一场空。”

金庸道:“谋士之能在于用兵之道,用兵如神在于用人精准。马永帅用人实在不敢恭维,大侠康宝山有勇无谋之辈,拼杀冲阵是好手,马永帅却作先锋探子之用。让有勇无谋之士制造混乱也就罢了,还要康宝山自我领悟,自由发挥。结果他杀王景景不但不能制造混乱,更使得朱勤、马永帅等人身陷绝境。‘逆命行动’功亏一篑,结局无法掌控。”

古龙却持不同看法,辩驳道:“金庸老兄!你有没有这样想过!康宝山从出场就是大侠,作者从始至终都没交代他是如何成为大侠的。既没有事件加以篆刻,也没有口口相传的丰功伟绩。所以说他这个大侠的身份本身就存在疑点,他杀王景景也许不是考虑欠妥,而是刻意为之。”

金庸聆听之下茅塞顿开,叹息连连:“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张金龙道:“王景景被杀一案没有水落石出之前,不可妄下定论。康宝山的任务是潜入王家山庄喜宴制造混乱不假,既然作者没有明确交代康宝山杀王景景的细节,那么,康宝山顶多只能是有杀害王景景的嫌疑而已。”

金庸有些汗颜,新派武侠大宗师半辈子潜心创作,笔下的大侠比比皆是,除了贯穿全文的几个主要角色,哪会一一勾勒每个有大侠之称的人成就大侠之名的前因后果。只因古龙健谈,将歪理邪说通过解析打磨,听起来就像那么回事儿,从而误导了大宗师的判断,以至于囫囵吞枣,误入歧途。此刻面对新派武侠的后起之秀的纠正,大宗师惭愧莫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