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我的出租屋通明末

第006章 缀锦楼

发表时间: 2022-11-25

陈浪把王厚才带过来的二十来幅作品都收了,王厚才也只好提前结束了摆摊。

陈浪便拉他去了自己新租的缀锦楼处,还约他往后都在缀锦楼见面。

他的毛笔字写多少,陈浪要多少。

王厚才也觉潦倒半生,终遇知己一般,便在心中把陈浪当成了朋友。

他见陈浪之前也是摆摊,短短时日却有银子租下这么大的一个店铺,颇为不解。

陈浪告诉他,自己只是深藏不露,前些日摆摊不过是因为初来乍到,韬光养晦罢了。

别了王厚才后,陈浪见天色不早,便乘船回了沈宅。

穿越回出租屋后,他给刘春打了个电话,问他最近书法市场的行情。

刘春已经习惯了陈浪的突然消失,接到电话后,便告诉他之前的那些书法作品现在被人倒卖,价格连涨,最贵的一幅已经达到8万了。

有很多人疯狂打听这到底是哪位新晋书法家的作品。

陈浪告诉刘春,这事坚定无可奉告的原则就好了。

刘春也问了几次,见陈浪也是“坚决”不说,也就不再问了。

挂了电话后,陈浪又给刘春发了一些照片过去。

刘春见陈浪果然又有了新作品,兴奋的告诉他,这次得悠着点卖,不着急,先把价格炒上去再卖,事半功倍。

陈浪则要洒脱的多,他告诉刘春,炒作不炒作无所谓,一批一批来就行,速度也很重要。

刘春见陈浪如此说,颇为纳闷,心道陈浪这小子最近成土豪了啊,口气越来越大,做起事情来一股子掩饰不住的土豪劲。

以往不是这样的啊。

二人沟通完,陈浪便把那新得的20来幅字都给刘春寄了过去。

接下来,陈浪便开始着手沈宅和缀锦楼的事情。

手里余钱折算出来,陈浪能拿出的白银近2000两。

接下来的两三天,陈浪通过牙人找到两个施工队,花了100两银子用于装修缀锦楼的门面。

又豪掷1500两银子对沈宅进行全面的修缮。

并且这只是前期的投入,这么大一处宅院,要想全面翻修,据工匠们的估计,至少得5000两。

关于沈宅的修缮还出现了个让陈浪无奈的小插曲。

工匠们都不愿意前来,即便陈浪把人工费提高了30%都不行,好说歹说非得请和尚做场法事不成。

陈浪只得又花了200两银子让牙人去周边寺庙请了位住持,为沈宅有模有样的做了一场法事。

工匠们这才愿意进沈宅施工。

这200两银子花的让陈浪极为肉痛。

话说这沈宅确实够大,听工匠头目说,这是个七进七出的大宅院,光房间就有五十多间。

正常情况,没有两万银子,建不起这样的宅院。

听工匠头目如此说,陈浪更觉自己占了大便宜,对那200两法事银子也就释然了。

陈浪命令工头只作安全和功能方面的修缮,不需要任何奢侈多余的布置,并且速度越快越好。

江南水运发达,沈宅又靠河,为了方便物资的运输,陈浪又多花了500两银子,命人把沈宅前方河边废弃的码头也重新翻修了下。

他将沈宅正式更名为:集贤书苑。

沈宅这个不祥的代号也将永远消失。

集贤书苑除了作为穿越点外,还将是陈浪的私人住处和临时的对外办公场所。

...

五日后,缀锦楼的翻修已经完工。

这次他运来一大船的货物,全都是各式各样的折扇。

男款女款,大的小的,各种风格的都有。

这都是他这五日来精心筛选的结果。

小三,小六,小朵带着其他十多个孤儿,在陈浪的指挥下,忙的不亦乐乎。

一两天的功夫,就把这些折扇摆的七七八八了。

缀锦楼的门面内顿时变成了一个五颜六色的扇面的海洋,简直要靓瞎人眼。

路过的游人商贩无不驻足观看,交口称赞。

这些折扇平均进价也不过5块左右,平均标价却超过4钱,约等于人民币50元。

简直就是暴利啊。

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掌柜之前,陈浪便让小三,小六,小朵三人共同代理掌柜。

折扇的进货量,出货量,样式种类,价格等的调整,都是粗放管理。

陈浪并不追求极致的利润,莽就完了。

反正即便是这样,也是“暴利”。

店铺还没宣布营业,就有不少客人进店来问价。

小三和小朵暂时充当“营业员”的职责。

在陈浪的包装下,他们早已不是当初破衣烂衫,蓬头垢面的流浪儿了,摇身一变就成了服饰整洁、气质清爽的“营业员”了。

见客人进门就喊“欢迎光临”,客人出去就喊“欢迎下次再来”。

按陈浪的要求,微笑服务,有耐心,迎来送往,自然而然。

虽然起初还很僵硬,但几天下来后,也有模有样了。

这天,刚好王厚才前来拜访,陈浪便非常高兴的请他到屋里喝茶,并交给了他一个光荣的活,题字。

“我?”王厚才惊讶道,“我不行,陈公子,杭州城书法比我好的人多的是,你还是.....”

“就是你了,”陈浪打断了他的话,“除了王兄,其他人的字我一概看不上!”

王厚才受宠若惊,也只得提笔给陈浪写了三个大字:缀锦楼。

陈浪让人拿去制作匾额,不在话下。

王厚才见屋内忙来忙去的半大小子们,纳闷道:“陈公子,你的店铺不雇个大掌柜吗,光这些小子恐怕不行吧?”

陈浪笑道:“厚才兄说到点子上了,不过暂时没有物色好,我这人一向宁缺毋滥,等有合适的人选再说吧。”

王厚才憨厚的笑了笑道:“陈公子所言有理!”

他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跟上陈浪的思维,就说这些孤儿吧,仿佛一夜之间就冒出来了。

孤儿常年流浪在外,身上都有各种各样毛病的,偷懒耍滑,小偷小摸,性格怪异刁钻等,不一而足。

不过陈浪似乎已经把这些“乌合之众”们拿捏的井井有条了。

尤其他选出来的几个所谓的“骨干”,身上更是散发着蓬勃的正气和朝气。

王厚才越想,也只有越佩服的份。

几天后,门头上的牌匾也已经换成了“缀锦楼”三个大字。

这三个字正是王厚才写的,飘逸灵动,内秀。

这块牌匾如画龙点睛一般,让缀锦楼瞬间活了起来。

明朝时期的折扇市场,全都是手工,只是专门为一小撮有钱能玩的起的人准备的。

即便加上日韩进口的折扇,数量仍旧很少,种类也就那么几种,而且死贵死贵的。

而缀锦楼折扇品种之丰富,价格之亲民,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于以往折扇市场的认知。

自从缀锦楼出现在拱宸桥后,她就当仁不让的成为了一家最为时尚新颖的店面。

渐渐的杭州城都有人专程前来参观。

大运河上的天南地北各路商贾也悄悄过来旁敲侧击的探寻商机。

数据不会撒谎,缀锦楼折扇的销量持续增长。

有人甚至直接大批量购进。

陈浪也适当调整,如果有人买的多,给便宜点,也无妨。

超过一百把的,价格可以低到3钱半。

超过一千把的,价格可以低到3钱。

这分明是变相批发啊。

果然不知不觉就成二道贩子了,陈浪自嘲。

短短半个月,缀锦楼销售额从每日50两增加到了每日400两。

陈浪手中的银子渐渐多到数不过来了。

...

两个小毛孩招呼客人,商铺一概不讲价。

这不把生意做死了吗?

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就有几把折扇成交了。

这恐怕都要归功于这空前绝后的低价。

不过这些折扇明显不是手工的,工艺较为粗糙,但难能可贵的是,无论是小骨还是大骨都如此的整齐划一。

尤其是那些镂空的小骨,如果要靠人工,雕刻出这么多来,恐怕得把人累死。

这一定是某种器械制造的。

莫不是海外佛郎机人的奇巧淫技不成?

若如此的话,往后扇子的市场恐怕要掀起一场风暴喽。

这些尺寸较小,颜色鲜艳,扇面风格绮丽的折扇应该是女款了吧。

之前女子用的都是团扇,没想到折扇也能做成女子用的,今天算的见到了。

似乎女款的还挺走俏,卖的比男款还快。

......

吕茂源在陈浪的缀锦楼里转了好几圈,一边走一边琢磨。

他今天的所见,比他过去十年学到的还多。

让他颇有坐井观天之感。

心道这老板幸亏没有经营高端折扇,不然大明的传统折扇市场肯定会遭遇灭顶之灾。

临走时不同款式的折扇他都买了一把。

回去研究研究,让我那做扇子世家的老朋友看看,这是怎么做出来的。

一个十来岁的半大小子将他要的十多把折扇包的好好的,一丝不苟的送到了他的手上。

这小娃虽然不会说话,也没有老练的沟通技巧,甚至还有些怕人,但却有种淳朴自然的感觉,并不让人反感。

听说这位老板空手套白狼般的收了这么多孤儿给自己干活,还管的井井有条,不知道这人是怎么做到的。

吕茂源微笑的接过扇子,正准备出门,却迎面看到一个青年走了进来。

这青年身材高大,眉清目朗,气度不凡,他一进来后,店里的小孩子们均都看向他,齐刷刷的微不可查的调整了下身姿。

这可能就是那位名不见经传的陈老板了。

吕茂源没有急着和这个青年见礼,而是装作不认识的出了店门。

来人正是陈浪。

吕茂源故意装作不认识陈浪,但陈浪还是注意到了他。

四十来岁的中年人,面有贵气,穿着考究,看样子是个很有钱的老板。

这人故意装作不认识自己,心里一定有鬼。

陈浪便把小六叫了过来,问道:“刚才你给他打的包?”

小六点了点头:“嗯!”

“他买了多少扇子?”陈浪继续问道。

“买了好多把,不过每把都不一样。”小六得意的道,他觉得他注意到了一个有用的细节。

陈浪拍了拍他的头,道:“干的不错!”

此人打算买了样本回去研究怎么制作?

哼哼,可惜本时空绝对没有这样的机器能够批量制造折扇。

尽管这种机器在原时空极其简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