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姜姒霍廷洲的女频言情小说《穿书后,我的夫君有点火辣啊 番外》,由网络作家“锦绣钱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本来一个帮会而已,也不是什么大事。可问题是,程家享受着从大陆搜刮到的巨额资产,干的却是卖国求荣的汉奸勾当,妥妥的大绿蛤蟆!原本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姜姒,登时改变了主意。趁着几人在外面处理尸体的功夫,姜姒挑了一个大箱子,将里面的东西收到了空间。自己则是躺到了箱子里。好在渣爹害怕这些玉器还有瓷器出现破损,打包的时候特意往每个箱子里都塞了厚厚的棉花。躺里面倒是一点也不难受。不知过了多久,姜姒感觉箱子被人腾空搬起送到了车上。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之后,这些箱子连同姜姒,全部被运送到了停靠在附近码头的一艘小型货轮上。等到四周都静悄悄地,听不到任何动静时,姜姒小心翼翼的从箱子里探出了头。!!!尽管心里已经做足了准备,可当看到这塞得满满当当的货...
《穿书后,我的夫君有点火辣啊 番外》精彩片段
本来一个帮会而已,也不是什么大事。
可问题是,程家享受着从大陆搜刮到的巨额资产,干的却是卖国求荣的汉奸勾当,妥妥的大绿蛤蟆!
原本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姜姒,登时改变了主意。
趁着几人在外面处理尸体的功夫,姜姒挑了一个大箱子,将里面的东西收到了空间。
自己则是躺到了箱子里。
好在渣爹害怕这些玉器还有瓷器出现破损,打包的时候特意往每个箱子里都塞了厚厚的棉花。
躺里面倒是一点也不难受。
不知过了多久,姜姒感觉箱子被人腾空搬起送到了车上。
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之后,这些箱子连同姜姒,全部被运送到了停靠在附近码头的一艘小型货轮上。
等到四周都静悄悄地,听不到任何动静时,姜姒小心翼翼的从箱子里探出了头。
!!!
尽管心里已经做足了准备,可当看到这塞得满满当当的货仓后,姜姒还是震惊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会有钱人家即使是跑路了,在打包家产方面,也都是极其用心的。
除却箱子的材质,每家都会在箱子上,打上特定的图案或符号。
就好比自己家的箱子,每个上面都会有一个繁体字的姜。
而这里,姜姒粗略看了一下,都已经找到了十多种不同的印迹……
这说明……他们至少以同样的方式,杀了十多家,甚至更多!
思及此,姜姒恨不得将这些人通通打包丢公海里喂鱼,可最终她还是忍了下来。
杀了这几个小虾米有什么用?只要他们想,还是会缓缓不断的派人过来。
这种根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倒不如,留一条线索给公安同志,或许他们可以顺藤摸瓜,将这些人一网打尽。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
对于姜姒这种‘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人来说,她实在没办法做到毫无心理负担的去了结一个人的性命。
想明白过后,姜姒也没过多纠结。
眼下,这些东西她还没有想好怎么处理,但并不妨碍她把这些东西先收进空间。
属于姜家的,姜姒单独收到了一起。
余下的那些,她在空间里找了一块空地单独收了起来。
等到将里面的东西收的一干二净,货仓里只剩下一个个空荡荡的箱子后,姜姒悄悄地摸到了甲板上。
原本她想直接走人,可当看到船舱里那几名打手已经醉得不省人事,驾驶室里还有一台电台时,姜姒再一次改变了主意。
这个年代,为了避免信号泄漏,电台在非通讯时段会保持断电状态。
姜姒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电台通上了电。
得益于这会学校都会普及电台知识,日常还有练习电台发报的课程。
姜姒干的第二件事,就是将电报调到特定的频率,然后发了一段模棱两可的消息出去。
一连发了十多分钟。
姜姒这才满意的勾了勾唇角,随后头也不回的下了货轮——
出了这样的事,姜姒想了想还是决定在羊城多逗留几天。
一来,是想看看公安同志能不能抓到那帮人。
二来,主要也是这几天的天气实在是多变。
明明昨儿还晴空万里,结果今天一早起来,外面就开始狂风暴雨了。
姜姒本就有点晕船,要是轮船行驶过程中碰到风浪颠簸,到时候受罪的还是自己。
去医院的路上,三叔公听闻姜姒电报上只发了两个字,也是无语的很。
“真的只发了两个字?”
“嗯。”姜姒点点头。
结婚这两个字,多简单明了啊。
“你啊你。”
三叔公张了张嘴,刚想说点什么。
就听到忠叔笑着打趣了一句,“姒姒小姐的性子,霍同志应该比谁都清楚,我觉得,他应该不会在意这些。”
三叔公心道,霍家那小子当然不会在意了。
以他对这人的了解,那傻小子收到电报之后,指不定有多开心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姒丫头这性子,一半是他们娇养出来的。
另一半,也是霍家那小子纵容出来的。
正所谓,周瑜打黄盖——个愿打一个愿挨。
想通了这些,三叔公也就不纠结了。
……
另一边,公安局在经过一天一夜的走访还有调查之后,案件终于有了眉目。
据姜家附近一家国营饭店里的服务员反映,在案发的前两天,每天中午和下午的饭点,都有一伙人过来吃饭。
和其他顾客不一样,这几人进来出去都戴了卫生口罩。
出手也比较阔绰,每次都要点四五个肉菜。
因此,服务员对他们的印象非常深刻。
“根据目前掌握到的消息,犯罪嫌疑人总共五个,年纪都在20到30岁之间。”
“其中1号犯罪嫌疑人,身高180cm左右,体型偏瘦,本地口音,身上带着工具包,怀疑里面携带了专业的开锁工具。”
“2号犯罪嫌疑人,也就是之前的‘一只耳’,身高175cm左右,也是本地口音。”
“3号犯罪嫌疑人,身高不足160cm,苏省口音。”
“4号犯罪嫌疑人,身高170cm左右,右脸脸颊从太阳穴到下巴的位置,有一道很明显的伤疤,怀疑是刀伤。”
“5号犯罪嫌疑人,身高也在170cm左右,本地口音,长得白白净净的。”
“据服务员描述,这人和其他几人不一样,他外套里面还穿了一件工装,深灰色。”
“我们查了一下,目前沪市只有市机械厂还有钢铁厂的工服是这个颜色。”
“王明他们早上已经去调查了,应该很快就有结果。”
正说着,敲门声响起。
王明大步流星,一脸激动的走了进来,“头儿,查到了!这人是钢铁厂的!”
也是巧了,这两个单位的员工虽然有上万人,但最近连着请两天假以上的人,一共就只有三名员工。
第一位是个六十多岁的大爷,年龄对不上,第二位是个待产的女同志,也排除了。
最后只剩下一位!
“这人名叫林宝柱,他的姑姑林月茹九年前嫁给了姜同志的父亲,对姜家的情况可以说是非常的了解。”
“而且这人平时花钱大手大脚的,听厂里人说,前不久他因为欠别人钱,还被对方堵在了厂里。”
作案时间和作案动机,林宝柱都具备了。
接下来,只需要按章程办事就好。
半个小时后,公安局一行人去到了林宝柱所在的家属院。
刚要上楼,有眼尖的公安同志一眼就看到了,正在附近徘徊的刀疤男还有一只耳!
这哪是犯罪嫌疑人,这分明是行走的三等功啊!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不等李副局长一声令下,七八名公安同志一拥而上。
两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死死的按在了地上。
“不许动,都给我老实点!”
公安同志拿出手铐,将两人先扭送到了车上。
听到动静,周边邻居都从门缝里探出了脑袋,乍一看到这么多穿制服的公安,心里还挺发怵。
“出什么事了,怎么来了这么多公安?”
“不知道啊,看他们好像去的是林家。”
众人正小声议论的时候,就看到鼻青脸肿的林宝柱被公安同志押上了警车。
这下整个家属院炸开了锅。
大伙也没心思做饭了,一个个的全跑到林家所在的三号楼门口。
“哎哟,他这是犯啥事了,怎么还被铐上了?”
“谁知道呢,搞不好是在外面干了什么杀人放火的事。”
“应该不会吧,林宝柱有那胆?”
“这可不好说,要是小打小闹的,哪会来这么多公安!”
“还有,你看到他脸上的伤没,那个一看就是被人打的,但你猜宝柱妈怎么说,她非说他这是骑自行车摔的。”
“之前我就说过了,惯子如杀子,但人老林家不听啊,硬是把一个孩子给宠的无法无天。”
正说着,出门买菜的林老太还有宝柱妈回来了,看到一堆人围在自家楼道的门前,还挺好奇。
“出啥事了?”宝柱妈一脸瞧好戏的模样。
到底是一个家属院的,大伙也顾不得看热闹了,连忙道。
“宝柱妈,你家宝柱被公安同志铐走了!你快去看看吧。”
“什么?”林老太尖叫一声,张着膀子就往外跑。
宝柱妈也慌了,哭哭啼啼的跟了上去。
婆媳俩紧赶慢赶还是慢了一步,林宝柱这会已经被带进了审讯室。
回去的路上,刀疤男和一只耳为了将功补过,不等公安同志询问,就主动把瘦猴和大高个的落脚点给交待了出来。
当天上午,五人全部被抓捕归案!
审讯工作是分开进行的。
有没有串供现在不好说,但几人的口供倒是出奇的一致。
据刀疤男交待,他们和林宝柱是之前打牌的时候认识的。
三天前,林宝柱找到他们,承诺每人给一百块钱,让他们帮忙找一件东西。
一百块钱都顶普通工人三个月工资了,他们几人刚好手头也紧,就同意了。
之后,他们在姜家附近蹲守了两天。
结果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那天晚上他们撬开门锁进去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有人先他们一步动手了。
林宝柱这个时候想赖账不给钱,他们气不过就把他给打了一顿。
为了弥补损失,几人把屋里剩下的东西全给打包了。
只不过他们没想到事情闹的这么大,竟然还上了报纸!
刀疤男和一只耳感觉情况不对,两人一合计,打算讹林宝柱一笔钱,然后再去外地避避风头。
就是运气不大好,他们刚到家属院,还没来的及进门,就被抓住了。
至于姜家具体丢了哪些东西,谁偷的,他们是真不清楚。
林宝柱的口供和他们差不多,只是在被问到找什么东西的时候,他迟疑了一瞬。
眼下他们拿的不过是一些旧衣服旧鞋子,加一起也值不了几个钱,可若是说奔着一万块钱去的,那罪名就大了。
所以他只字不提那一万块钱的事,只说最近手头上紧,知道姜家条件好,就想着过来碰碰运气。
公安同志也不是傻子。
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趁着家里大人都去了外地,受害者又刚取了钱的节骨眼上来。
这一切也未免太过巧合了!
还有,姜林两家距离十多里远,林宝柱他是怎么知道受害者当天取了钱?
他又是怎么知道,那笔钱刚好装在牛皮纸袋里?
要说这事没人通风报信,骗鬼呢!
心里有了怀疑的方向,公安同志也不跟他来虚的。
这个年代可没有不打犯人的规定。
打一顿不行,那就打两顿!
林宝柱招架不住,一听要是再不老实交待,很有可能吃枪子的时候,立马老实了。
此时,刚从苏北回来的林月茹还不知道。
她已经被自己的好大侄,卖的一干二净!
当着众人的面,她直接道,“既然他们小两口商量好了,那不办就不办了吧,到时候把酒席的钱折给他们。”
“彩礼就跟老四的一样,‘三转一响’加72条腿的家具,另外再给888块的现金。”
老大老二结婚结的早,那会不兴‘三转一响’,彩礼钱也没有这么多。
后来老四结婚的时候,霍母就做主给大房还有二房补上了。
所以这会听到要给老三这么多彩礼,大伙都没什么意见。
只是当听到霍母说,还要给老三小两口拿2000块的安家费时。
大儿媳妇苏姗姗摸了摸肚子,第一个表示不服!
老三在部队每个月工资有100多块,吃喝一分钱不花。
出一次任务还有好几百块的奖金!
他当兵十年,没在家给二老尽过一天的孝,凭什么给他这么多钱?
2000块可不是一笔小数目!都赶上他们好几年的工资了。
再说,老三媳妇儿又不缺钱。
谁不知道姜家是沪市有名的资本家,他们两口子都富得流油了,好意思跟他们争这点东西?
“妈,咱家做什么事向来不都是一碗水端平的吗?”
“我们几个结婚的时候都没有给安家费,怎么到了三弟这里就变了。”
“再说了,三弟妹家条件那么好……”
“她家条件好,她就活该吃亏是吗?”
霍母怼完老大家的,视线扫了扫其他两房。
“你们是不是也这么想?觉得我给老三家2000块钱的安家费,你们吃了大亏了是吗?”
“妈,我们没这么想。”二房和四房的人齐声表态。
霍母才不管他们说这话是真心还是假意,她直接把话说到了明处。
“这些年,你们住家里的吃家里的,我和你爸,还有你爷奶他们发的福利津贴,全都花在了你们身上。”
“老三他们有什么?他什么都没有!”
“要真算起来,还是老三家吃亏一些。”
“别说2000块了,就是给3000块那也是花的我们老两口的钱,跟你们有什么关系?”
“妈,话也不能这么说,我们是住家里没错,可是……”
“你能不能闭嘴!”老大霍廷滔出声打断了她的话。
他怎么娶了这么个蠢货,没看到爷奶,还有他爸的脸色全都变了吗?
还在那说个没完没了的,真是一点眼力见都没有!
娶妻娶贤,就她这副样子,以后爸妈怎么放心把霍家交到他的手上。
“老大,你让她把话说完。”
“我——”苏姗姗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来一个字。
“行,你不说是吧,那我说!”
霍母冷笑道,“你不就是想说,你们住在家里,每个月还交生活费吗?”
“你也不想想,就你们每个月交的那三瓜两枣,够你们隔三差五吃细粮荤菜吗?够孩子们每天早上的鸡蛋和牛奶吗?”
“你再满大院里去打听打听,别人家一个月交多少钱,你再看看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我告诉你,要不是有我们四个老的的工资还有定量在那撑着,你们就等着吃屁窝风去吧!”
“你们不都觉得我偏心吗,那行,等老三回来就把家给分了吧!”
此话一出,偌大的客厅顿时安静如鸡。
苏姗姗这个时候也后悔了,怎么好好的就提到分家上来了。
她不想分家!
她的那三个儿子,现在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纪,更别提她现在肚子里又揣了一个。
要是分家了,他们两口子养四个儿子,一毛钱工资攒不到不说,到时候可能还要吃老本!
“妈——”苏姗姗张了张嘴想道歉认错。
王队长很笃定,“他肯定还在车上。”
“可是再有四十分钟火车就要停靠杭城,这次要是让他跑了,以后再想抓住他,可就难了。”
“我知道。”
王队长叹了一口气,这也是他现在最发愁的事。
只是刚才队员们已经借着查票的理由,从头到尾查了一遍。
要是现在还以同样的理由,乘客们只怕有得闹。
这时,姜姒突然打开了餐车的门。
“王队长,要不让我试试?”
刚才两人的对话,她在里面断断续续听到了一些。
这人既然能在大陆潜伏了将近十年,说明这人的反侦查意识肯定特别的强,所以这会他大概率已经乔装打扮过了。
但即使他换了衣服,变了发型,改了肤色,可一个人的眼型,眼间距,瞳孔的颜色以及大小,以现阶段的技术水平,短时间内是没办法改变的。
姜姒道:“画像是我画的,没有人比我更清楚他的五官特征了,只要他还在火车上,我有信心能找到他。”
“至于安全问题,你们不用担心。”
“我只负责找人,抓捕这事还得靠你们。”
换句话说,姜姒就算找到了这人,也不会打草惊蛇。
剩下的时间不多,李处长和王队长简单的思量过后,便同意了。
“小同志,现在我们该怎么做?”
姜姒也不客气,她让餐车的工作人员帮自己找一套工作服。
自己则是将梳上去的刘海拨了一些下来,薄薄的一层,刚好盖住眼帘。
接着又从挎包里拿了一盒亮色的粉底,将肤色提亮了一个度。
最后就是口脂了,姜姒抹了一点点在自己的脸颊上,用手指轻轻拍开,面色一下子就红润了起来。
当然,她这么做可不是为了臭美。
主要是怕对方认出她来,到时候狗急跳墙影响了抓捕行动。
等姜姒换完工作服出来的时候,李处长和王队长险些没认出来她。
这还是刚才那个灰头土脸的小丫头吗?
怎么进去了不到五分钟,出来了年轻了五岁都不止!
姜姒也没功夫解释,赶紧戴上了卫生口罩。
清了清嗓子后,她推着餐车往硬座车厢走去。
这个年代可没有超载这一说法,尤其是硬座车厢,不仅过道里都坐满了提着大包小包的乘客,座椅下面还有人垫着报纸在里面睡觉。
“来,腿收一下了啊~~”
“同志,麻烦再往里面靠一下,欸~~好,谢谢。”
“花生,瓜子,汽水,盒饭有需要的吗?有需要的话,请提前准备好零钱。”
姜姒一边压低声线叫卖着,一边眼神四处打量着两边的乘客。
只是一连走了好几个车厢都没有发现目标,倒是遇到了不少乘客要买盒饭的。
火车上的盒饭不要票,每份里面都是压的实实的一碗大米饭。
荤菜份量也给的十足,所以大部分人都是挑一荤一素的买。
等到了第八节车厢的时候,有荤菜的盒饭已经所剩无几了。
“服务员同志,盒饭多少钱?”
“一荤一素的3毛5,两素的2毛钱。”
“行,给我来盒一荤一素的。”
“我也要一盒,和他一样。”
两位乘客都着急的把钱递了过来,姜姒麻利地接了先开口的那个,然后对着后面排队的大娘道。
“大娘,不好意思,荤菜就只剩这一盒了,卖完就没有了。”
一听荤菜卖完了,大娘顿时有些不高兴了,直接呛起了前面的那位乘客。
“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一点素质也没有,连最起码的尊老爱幼都不懂!”
可奇怪的是,明明四位队员都看到了他的正脸,却没有一个人能记得住这人的长相!
甚至连描述都不知道怎么描述。
问就是:眼睛不大不小,嘴唇不薄不厚,个子不高不矮,体型不胖不瘦。
五官端正没有明显特征,放在人群里,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那种。
公安同志眼里的困惑,姜姒其实特别能理解。
因为在看到男人的第一眼时,她也有点懵。
怎么说呢,就很平平无奇的一张脸。
寡淡的和白开水一样。
可对于一个学了十多年画画,擅长的还是人体素描的人来说,提炼不出对方的五官细节,无疑是一件很伤自尊的事。
于是姜姒不信邪的又多瞪了对方几眼,不说完全记住了吧,但九成肯定是有的。
“稍等一下。”
说着,姜姒从挎包里拿出了纸笔。
在落笔之前,她仔细梳理了一下脑海里的记忆。
那人的脸型是标准的国字脸,眉毛稀疏浅淡,眼型细长,内双。
鼻梁扁平,鼻头偏肉,鼻翼宽度与眼距相当。
平直唇,唇峰不明显,唇色接近肤色,是暖调的浅小麦色。
面部平整,颧骨到下颌线条过渡自然,耳型是最常见的标准耳,耳垂自然下垂。
身高目测在172公分左右,黑发,板寸。
喉结……似乎也不太明显。
将所有的细节捋清楚过后,姜姒拿起画笔在纸上刷刷刷的画了起来。
时间有限,再有不到两个小时就到杭城站了。
杭城站是大站,上下车的乘客很多。
想要把人拦住一个一个的检查,根本不现实。
所以她必须得抓紧时间!
半个小时后,姜姒将画好的画像递给了公安同志,只一眼,旁边的小公安就瞪圆了眼睛。
“没错,就是他!”
对于这个结果,姜姒一点也不意外。
后世她好歹也是央美毕业的,更何况刚才她还近距离的观察过那人的长相。
要是画的再不像,那她岂不是白学了这么多年的画画?
此时,最高兴的莫过于刚才的两位公安同志了。
等将其他人召集好并布署完抓捕行动后,年长的那位公安还不忘嘱咐了姜姒一句。
“小同志,一会车厢里会很乱,你就先在餐车里待一会。”
姜姒懂他的意思,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然而,抓捕行动却没有想象中的顺利。
由于这列火车超载严重,再加上这些乘客时不时的走动,公安同志只能兵分两路,以查票的借口,开始逐一核查那些和画像相似的乘客。
奇怪的是,他们将车厢来回查了个遍,也没有找到这个人。
公安处的李处长,盯着手里的画像看了又看:“问题会不会出在这个画像上?”
听说画画的那位姑娘与对方交谈了不到一分钟。
这么短的时间,也不知道这画里的人与真人有几分相似。
刑侦大队的王大队长,也就是刚才年长的那位公安,闻言摇了摇头。
“已经问过和‘西风’交手的那几名队员了,他们一致指认,就是他!”
那真是奇了怪了,画像没问题。
总共就这么十几节的车厢,怎么会找不到人?
“有没有可能,他刚才趁乱跳车了?”
王队长还是摇头,这趟列车是特快列车,最低时速也有60公里,除非这人不要命了才会跳车。
而且今天所有硬着座车厢都满员超载,他要是真跳了,其他车乘客早就发现了。
最新评论